| “高质量发展当先锋”系列报道四:以服务为帆,以奉献为桨——接待中心全体人员的“暖心答卷” | ||||
|
||||
|
在管理处擘画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上,有这样一支“幕后战队”: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擦亮枢纽对外服务的 “第一窗口”;他们鲜有聚光灯下的荣光,却用每一次周到细致的接待、每一顿暖胃暖心的饭菜、每一场零差错的会务保障,让来访宾客感受枢纽温度——这就是把 “勇担当、善作为、甘奉献” 刻进岗位基因的接待中心全体人员。 接待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是单位的 “流动名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洒满院区,他们已提前抵达岗位:会场布置是否周全、餐饮安排是否妥帖、引导路线是否清晰……从桌签的摆放角度到茶水的温度调试,从突发情况的预案准备到宾客需求的提前预判,他们用 “绣花” 般的细致,把 “零差错、零疏漏” 的承诺,缝进每一个服务环节里。 一餐饭里的 “民生温度”:从 “分散采” 到 “精准供” 的破壁攻坚 “今天的青菜脆嫩多汁,红烧肉的肉质也比以前更紧实了!”午餐时分的职工食堂里,不少职工对着餐盘里的饭菜点头称赞。这一舌尖上的变化,藏着接待中心破解 “食堂难题” 的巧思与真心。 以往,食堂购菜多依赖本地零散商贩,不仅每日价格波动大、菜品质量参差不齐,新鲜度打折扣,成本也居高不下。接待中心主动破局,打破传统“定点采购、固定渠道”的旧模式,与本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商建立起“集中集采、订单配送”的购菜新机制,实现蔬菜、禽蛋、肉类等食材“清晨送达、中午上桌”的无缝衔接,既保障了新鲜安全,又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此外,接待中心还成立了采购询价小组,通过线下比价、供应商约谈等方法,把采购流程晒在 “阳光下”—— 食材来源可追溯、价格变动有记录、品质把控有标准。这一餐饭的 “升级”,不仅是食堂管理的优化,更是接待中心人 “以职工为中心” 的真情流露,让 “舌尖上的幸福” 成为大家干事创业的坚实后盾。 众口难调是工作餐的常见难题,为了让职工告别“凑合吃”,在食堂也能尝到“家的味道”,接待中心创新推出菜品定制服务,每周一、三、五,6款特色自选菜准时上线,从职工口味偏好和饮食需求出发,每周精心规划特色菜谱,既有维扬风味的经典硬菜——红烧狮子头软糯入味、肥瘦相间,糖醋排骨酸甜可口、外酥里嫩;也有暖心暖胃的特色主食——赤豆元宵香甜软糯、鸡丝凉面清爽开胃;更有兼顾健康的清淡小炒——山药炒精片脆嫩爽口、玉米炒虾仁鲜香营养。每周菜谱不重样,爱吃肉的、爱清淡的、想补营养的,都能找到合心意的菜。如今,订购特色菜已成为大家的日常期待,食堂也真正成为大家口中暖胃更暖心的能量驿站。一份热乎的特色菜,装着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对职工的牵挂与关怀。 一场接待中的 “枢纽担当”:把 “细节” 磨成 “亮点” 的匠心坚守 无论是重要来宾考察调研,还是同行单位交流学习,接待中心始终以“提前一步、多想一层”为标准,以沉浸式的讲解,把管理处的建设故事、工程智慧、综合效益讲透讲活,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深入了解的窗口。 还记得国务院督查组考察那次,为了让督查组更直观地了解管理处的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和综合效益,接待中心全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有人放弃午休调试设备,有人主动加班优化参观流程,只为更全面、更充分的展示管理处的精神风貌,让参观者走一路、懂一路。 从印尼公共工程与住房部代表团惊叹 “中国水利的高效管理”,到水利部调研组肯定“服务细致入微”,从江苏省委省政府点赞“基层水利人的精神风貌”,到日常水情教育中参观者眼中的 “清晰了然”—— 每一次圆满接待的背后,都是接待中心人 “把小事做极致” 的坚守。他们用沉浸式的讲解、无缝衔接的服务,让每一位来访者在行走间读懂江都水利枢纽的发展脉络,在交流中感受枢纽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 一次保障中的 “奉献底色”:把 “零差错” 刻进骨子里的协作力量 “水利部政研协会的感谢信,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说起接待中心承接的全国、全省水利系统重要会议培训,大家的眼里满是自豪。从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利统计、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省水利系统湖泊管理等多项业务培训,到全省水利科技创新推广会,再到大桥中学高考的考点保障,近百场重大活动,他们交出了 “零差错、零投诉” 的答卷;就连全省厅属单位人事招聘、闸门运行工全省和全国技能竞赛选手集训、全省水文监测应急演练、厅系统水利泵站、闸门、水文专业技能大比武、工种升级培训、处汛前检查、水闸标准化达标创建等活动,他们的服务保障也没掉过链子。 可谁知道,顺利的背后藏着多少付出?每次接到会议部署后,大家迅速响应、分工协作:有人争分夺秒调度房间,在紧急任务中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有人细致排查整改,对各场所灯具、开关、空调等设施逐一检修,妥善解决屋顶渗漏等隐患;当地源热泵系统突发故障,大家连夜组织抢修,不管多累都咬牙坚持。正是这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协作精神,和不计得失的集体奉献,为重要会务筑牢了坚实保障。 无论是清晨备餐的后厨团队,还是提前到场调试设备的会务组,亦或是重复了上百次讲解路线的讲解员——每个人都把“服务无小事”刻进工作细节。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务实;没有个人标榜,只有“全员一条心、合力干事业”的赤诚 这就是接待中心的服务团队——一群“幕后英雄”,却把“幕后”的工作做到了“台前”的标准。他们用“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坚守,用“把宾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热忱,将甘于奉献的精神融入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引导、每一次服务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管理处服务者的责任与担当,为管理处对外沟通的桥梁添砖加瓦,为优质服务的品牌增光添彩。 (文/戴玥 编/董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