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枢纽要闻
中国水利报:牢记嘱托担使命 五年奋进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11-21 10:39 来源: 浏览次数:

□董晶晶 高宇朦 刘昊

    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这里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从高空俯瞰,这里就如一架精密运转的“水脉中枢”——4座抽水站的运行、19座涵闸的启闭,事关水体的流向走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里就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江都水利枢纽。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详细了解江都水利枢纽发展建设历程和发挥调水、排涝、泄洪、通航、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情况。
    5年来,作为江都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单位——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始终牢记嘱托奋勇向前,紧扣主责、创新突破、筑牢根基,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一条“主线”,紧扣主责主业
    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南北调配,这既是江都水利枢纽的主责主业,更是其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5年来,管理处以“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导向,将殷殷嘱托转化为守护流域安澜的实际行动,在防汛抗旱、工程管护、安全保障等核心领域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辉煌答卷——先后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等荣誉,4座泵站、4座水闸工程高分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江都泵站获评中国灌区协会“标准化管理示范泵站”,以标杆之力彰显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工程的责任担当。
    5年来,管理处始终扛牢“调水保供、防洪排涝”核心使命,抽引江水353.9亿立方米,排泄淮河洪水670.6亿立方米,抽排涝水28.28亿立方米,为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极端考验,管理处勇毅前行,成功应对2022年至2023年夏秋冬春四季连旱,从容抵御“烟花”“贝碧嘉”等多次强台风侵袭,高效应对多轮连续强降雨,圆满完成236项上级调度任务,充分彰显了工程防灾减灾与民生保障效益。
    两项“重点”,开拓创新赋能
    人才与科技,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管理处锚定“强才工程”与“科技兴水”两大重点,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年来,管理处聚焦人才强处战略,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英才工程”“头雁工程”“拔尖工程”为牵引,依托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工作室、水利部闸站运维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江苏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工匠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国家级、省级平台,推动人才力量向技能竞赛、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一线集聚;助推“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传帮带”培养路径,让年轻人才在防汛抗旱、代管运行、技术服务等实战场景中淬炼成长,为管理处长远发展积蓄人才底气。
    5年来,管理处持续深耕水利科技创新,在智能泵站、智能水闸、标准制定、精密监测、成果孵化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大型轴流泵站高效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江都水利枢纽数字泵站获评“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自主可控的大型泵站、水闸计算机监控系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解决方案”;牵头编制泵站与水工闸门运行工系列教材3套,科技创新“含金量”持续攀升,成为江苏水利科技创新领域“排头兵”。
    三个“保障”,力促改革发展
    管理处聚焦保效能汇合力,保安澜筑屏障,保安全守底线,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5年来,管理处强化效能保障,锚定中心工作,分解重点任务,建立“月督办、季督促、年督查”闭环落实机制,确保中枢运转高效顺畅;深化财务管理改革,严格落实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管理要求;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为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5年来,管理处强化河湖安澜保障,持续深化河湖管理与水政执法工作,以“零容忍”态度严控“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规范水事秩序、涵养水域生态,累计完成“两河两湖”动态遥感核查641处并组织抽查复核,动态掌握省重点河湖库空间变化情况,推动新增问题及时整改销号,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安全和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5年来,管理处强化安全保障,常态化实施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以“十项安全规范”为准则、“十项排查整改”为闭环,坚持“月例会、月研判、月通报、月部署”机制,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六化”管理新要求,系统编制并动态完善“事项、风险、责任、措施”四个清单,全覆盖推行安全管理“一岗一页”,确保责任链条可追溯、管控措施可操作。
    四张“名片”,擦亮品牌底色
    管理处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党建引领、对外服务、源头文化、文明创建四张“名片”,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
    5年来,管理处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施高质量发展“铸魂”“夯基”工程。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健全中心组学习“六个一”机制,实施“五个讲坛”质量提升行动,构建青年学堂“五青”学习矩阵,获评江苏省“省级机关模范机关建设标兵单位”。开展“牢记嘱托担使命、示范表率当先锋”实践活动和“揭榜领题”攻坚行动,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举办“牢记嘱托开新局”大讨论、“向上向善向好看我行”作风建设提升行动等系列特色活动,全面激发党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红色动能。
    5年来,管理处积极拓展承装(修、试)电力试验以及水资源论证评价服务资质,出台《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对外服务考核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对外服务行为。先后成立对外服务项目部16个,服务大小水利闸站工程近百座,完成机组大修72台,提供水利工程技术支撑18次,累计签订合同215份,覆盖长三角、珠三角、雄安新区等区域。逐步构成以工程管理为主体、安装检修与技术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服务格局,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年来,管理处开展“跟着总书记足迹学党史”“牢记嘱托”系列主题活动,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成新时代江苏治水展示馆,打造云上数字基地,自主研发智慧节水监管平台;“童眼·童语·童世界”“源头·水云间”活动分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银奖;依托“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情教育联盟”,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水情教育活动超150场、覆盖近20万人次。
    5年来,管理处群团组织坚持以文明创建为引领,年均开展“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社区共治、薄弱村帮扶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余项,依托党员、青年、“银龄”三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超200项;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紧贴职工需求,打造服务阵地,开办“爱心暑托班”,做到“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开展岗位建功、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有效激发队伍活力;连续七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十四五”以来,在江苏省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管理处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新要求,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全处各项工作谱写新篇章、实现新跨越。下一步,江都水利枢纽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征程中,续写“江淮明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