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枢纽要闻
“高质量发展当先锋”系列报道八:扎根四站践初心——吴春林以“四力”守护水利安澜
发布日期:2025-11-04 16:43 来源:江都四站 浏览次数:

伴随着机组“隆隆”的轰鸣声,一道蔚蓝色的身影穿梭在设备间,手摸、鼻嗅、耳闻、检查、清理、调整、测量、记录、凝思…30年如一日的清晨巡检习惯早已镌刻在骨子里,他就是江都四站大班长、技师吴春林同志。

从国家 “94.8” 项目攻坚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从智能泵站示范打造到保障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吴春林始终扎根在四站最需要的地方,是同事口中“找他准靠谱”的“多面手”,更是水利安全运行的“定心石”。

应急攻坚力:防汛抗旱冲在前的 “急先锋”

“设备无虞,防汛才有底气”。作为四站防汛抗旱的核心技术骨干,每年汛前汛后,吴师傅都会主动组建“突击先锋队”,带头对泵站机组、闸门控制系统、排水设备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小到一颗螺丝的松紧、一根线路的绝缘,大到机组轴承的磨损、泵站出水流道的通畅,他都逐一检查、记录,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应对汛期。

“汛期抢的就是时间,多耽误一分钟,风险就多一分。”今年江苏省普遍高温少雨,江都四站坚决扛起南水北调“生命线工程”使命担当,累计开机调水210天,调水量超30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高负荷运行下,设备接连出现 “小状况”:3#主变抢修、6#叶调机构维修、5#机组碳刷消缺……每次应急指令响起,他总是第一时间穿上深色工作服,第一时间扎进最脏最难的现场,用行动诠释“水利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

精准把控力:项目维修严标准的 “把关人”

在四站维修改造项目中,吴春林既是“方案设计者”,也是“安全监督员”。从电缆防火封堵到泵站机组大修,每一个维修项目的方案编制,他都反复琢磨:结合设备老化实际优化施工流程、减少停机,针对防火封堵明确材料耐高温等级与密实度要求,凡事都要“较真到底”。

作为安全员,在关键设备维修的安全监督中,吴春林更是“盯得紧、查得细”。在主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项目推进期间,他牵头制定“监测-记录-分析-反馈”的闭环流程,每2小时记录一次机组的振动、温度、电流等数据,对比历史运行曲线;一次巡检中,他发现机组振动值略有上升,立即组织拆解检查。“故障诊断不能只靠仪器,较真态度才是防隐患的关键。”他常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叮嘱,也成了四站维修团队的“工作准则”

破题解题力:科技创新解难题的 “智囊团”

“有什么事你就找吴春林!”这是四站职工对吴春林的信任,也是对他技术的高度认可。面对四站设备运维中的痛点难点,吴师傅从不满足于“按部就班”,而是琢磨“能不能再改进”“有没有更优解”。施工现场,他修水泵、接电线、装电机柜、指导检修,样样精通。“不会就慢慢学,简单事重复做、重复事精心做”,他靠点滴积累成了 “技术全能”。

“创新不是凭空想,而是从实际工作里找问题、找方法。”四站排水系统异常频次较高的隐患,正是吴师傅在日复一日的巡检中“揪”出来的。他在巡检中发现症结:3 台立式离心泵抽排含悬浮物水质易堵塞。抱着 “换泵型试试” 的想法,他翻设备手册、请教厂家技术人员,最终选定耐杂质冲击的潜污泵。改造后,排水故障频次每日减少 0.64 次。吴师傅的创新思路从来不是花架子,都是能解决真问题的实招。

规范保障力:物资管理稳供需的 “铁管家”

物资仓库是水利运维的“粮草库”,虽本职是仓库管理员,吴春林却不局限于储物间,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制度、规范流程。他结合四站设备维修、防汛抗旱的物资需求,制定物资出入库手续细则,明确“入库验收、登记台账、出库审批、定期盘点”四步流程:物资入库时,他逐件核对规格、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库时,严格审核领用单据,确保“按需领用、账物相符”;每月底,他都会对仓库进行全面盘点,及时补充维修备件等常用物资,避免“急用时缺料”。“物资管理既要‘严’,也要‘活’,严是为了规范,活是为了保障。”在他的管理下,四站物资仓库从未出现过“错发、漏发、积压”问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30 年扎根,30 年坚守。从防汛抗旱的应急一线到项目维修的攻坚前沿,从科技创新的思路碰撞到物资管理的细致台账,吴春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中,用专业与担当为江都四站的安全运行撑起“一片天”。这位水利一线的“老兵”,就像泵站里一颗关键的 “螺丝钉”,以“四力”担当诠释“水利为民”的初心,用实干擦亮了新时代水利人的奋斗底色。



(文/王雪 编/董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