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发展当先锋”系列报道六:勇担使命践初心 奋楫扬帆立潮头 | ||||
|
||||
|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第三抽水站管理所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当先锋”目标,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科技创新驱动效能,以精细管理筑牢安全,在工程建设、防汛抗旱、科技创新、对外服务与国情水情教育等领域奋勇争先,书写新时代水利人的担当与奉献。 党建引领,铸就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2021年以来,三站党支部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与“青年学堂”数十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实现谈心谈话全覆盖。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宣讲、交流研讨、领题攻坚,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牢记嘱托担使命 示范表率当先锋”实践示范活动为抓手,持续擦亮“情系旗帜,两项创优”特色品牌,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突击队、划分责任区,推动党员在防汛抗旱、应急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切实做到“设备不停转、党员不离岗”。截至2025年10月底,累计实现保障机组“零故障”安全运行超46550台时,以扎实行动筑牢安全运行屏障。 在党支部引领下,全体党员勇挑重担,成为攻坚克难的硬核力量。老党员陈正青带领“清障突击队”顶着40℃高温连续作业,完成下游河道杂物清理、栅后水位计管道加固、水下机器人检查,确保机组“零隐患”运行;青年党员徐士坤加班排查隐患,解决4#叶调机构故障,参与编写泵站运行工教材,并担任国赛导师,以专业奉献树起标杆;党员陈敏身兼仓库管理、维修、运行数职,24小时随叫随到,用“全天候”坚守保障设备稳定;从下油缸冷却器反冲作业到3#冷水机组管道改造,“铁卫士”黄亚文总是冲在最前面…… 精管工程,筑牢安全运行“铜墙铁壁” 三站坚持以标准化、精细化统领全局,高标准实施工程检查与长效管理。通过创新推行工程设施网格化、设备单元化管理模式,科学划分责任区,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六项机制”强化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所有维修及重点养护项目均规范执行招标比价与审计验收流程,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支委何小军率党员纪勤、党员罗鸣、入党积极分子郭翔宇组成隐患排查小队,在管理处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 对外服务保障先锋队千里驰援,高效处置南通海港引河南闸站高压母排过热故障,成功化解重大险情;在邳州站、解台站等项目部上,队员们战高温、斗酷暑,以“零事故”高标准和“零投诉”的优质服务,圆满完成南水北调、城市防洪等任务,“江都水利”专业品牌形象日益彰显。 2025年以来,工程累计安全运行200余天,抽水超4.4万台时、排涝超0.24万台时,发电超115万度。全年系统性地开展应急演练数十次,隐患整改率持续保持100%。 科技赋能,激活创新发展“一池春水” 党支部以“揭榜领题”为载体,组建“新质应用突击队”。队员们利用下班时间研讨冷水机组改造方案,探索主机绝缘在线监测以大幅提升开机效率,创新应用光纤测温技术为运行安全配备“科技医生”。其中,“降低电缆温度异常频次率”获中国水利工程协会Ⅲ类成果。开展的测控保一体化、直流电源一体化管理等研究,正不断为工程运行注入“智动力”。 通过师徒结对、专题培训、技术交流和大比武活动,推动培训成果向实践转化。2023年,青年党员徐士坤当选中国共青团全国代表;郭翔宇同志荣获江苏省水利系统泵站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形成了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精神传承与文化聚力,汇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精神的支撑,是文化的凝聚,是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磅礴力量。从陈正青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到徐士坤对技术极致的追求,再到陈敏随叫随到的承诺,以及朱玉兵、张志军等在应急抢修中的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共同熔铸了“勇担当、善作为、甘奉献”的精神丰碑。在6#、9#导叶体外壳渗漏的抢修现场,党员群众默契配合,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抢险医疗队”,将“党群同心、共护安澜”的篇章书写在每一个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 同时,管理所主动作为,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与水利科普,党员纪勤在处水利科普讲解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团体参观过程中,将宏伟的水利工程变为生动的科普课堂,生动展示水利成就、传播节水理念,展现国家级水利枢纽的开放姿态与社会担当。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 第三抽水站管理所以党建引领“强根基”,以精管善治“保安澜”,以创新驱动“增动能”,以文化聚力“展形象”,全所职工用智慧和汗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水利人的精神风貌。展望未来,三站管理所将继续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楫扬帆,砥砺前行,为谱写江苏水利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文/薛美玲 编/董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