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处参加“运河联通世界 思政奠基未来——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交流对话”活动 | ||||
| 
 | ||||
| 本站讯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联合主办的“运河联通世界 思政奠基未来”——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交流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由运河沿岸城市52家单位联合发起的“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在活动上宣布成立。共同体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打造“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文化共传”的运河思政教育新生态。 活动以“运河”为纽带、以“思政”为主题,以“大中小学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分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与实施路径。我处作为“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发起单位主要成员接受了会议授牌。 据悉,“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发起单位包含高校、中小学、文化资源单位等,呈现出学段大中小学贯通、资源丰富多元的特点。“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致力于成为“资源的汇聚池”,不仅能共享课程案例,更能整合博物馆、水利设施、文化遗址等社会大课堂资源;致力于成为“智慧的策源地”,定期组织开展深度对话,研究各学段的有效衔接点,破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中的难题;致力于成为“创新的孵化器”,鼓励开发数字化、体验式的新项目,让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下一步,我处将依托“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平台优势,与各成员单位紧密联动、协同发力,深入挖掘扬州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独特的源头文化与地方大运河文化脉络有机融合,着力创造出富有时代价值、体现先进水平的文化成果与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其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江都水利枢纽的智慧与力量。 (图文/水情教育中心 编/董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