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文化建设 > 水文化
传承水利遗产 擦亮红色记忆
发布日期:2022-03-30 08:10 来源:水情教育中心 浏览次数:

本站讯 水文化遗产作为水利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凝聚着中国历代水利人的创造精神,蕴含着优秀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和艺术价值。为做好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我处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水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将红色文化记忆融入现代治水成果,科学保护、传承和利用水利遗产,弘扬中华优秀治水文化,不断提升水利改革发展软实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挖潜底蕴,梳理文韵水脉。以国家水利遗产认定申报工作为重要抓手,整理史料档案,沉淀工程建管历史,梳理江都水利枢纽遗产特征,凝练劳动智慧、科学技术、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价值。通过档案资料梳理研究,整理凝练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技艺、知识,挖掘江都水利枢纽治水智慧与魅力,研究江都水利枢纽遗产物质与非物质形态融为一体所构成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

保护遗存,征集历史鉴证。广泛调查征集历史物料,收集江都水利枢纽治水智慧与创新能力的实证。目前征集到江都第三抽水站值班记录,这本珍贵的记录记于1969年至1970年,封面印有“毛主席语录”字样,内页字迹工整清晰,详细记录了各运行班值班当天泵站运行情况,是水利工作者一丝不苟、务实奋进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收集江都第二抽水站1964年首次试运行照片,生动再现了工程运行初期的壮观场景,展示了工程建设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迁,反映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真实历程。

科普教育,科学保护利用。创新融合展览陈列、学术研究、科学普及、文学艺术等资源和平台,与《水文化》杂志社合作,深化水利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启动《江苏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编制工作,科学开展遗产传承保护,探索拓展水利遗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及功能。同时,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宣传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遗产资源,推进水利遗产传承和保护。

传承具有江都水利枢纽特色的水韵文脉,弘扬红色治水精神和当代价值水文化精神,传播江都水利枢纽创新成果,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是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治水特色、增强水利价值认同的重要支撑。江都水利枢纽建设发展历史蕴含优质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具有跨越时空的宝贵价值,我们将兼顾红色文化价值本真,增强红色文化记忆的时代魅力,为江都水利枢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图文/水情教育中心 编/顾芸)